一、医院扫码订餐系统定位与目标
1.1 系统定位与目标
医院病房扫码订餐系统是针对传统医院供餐模式(排队耗时长、菜品单一、配送不及时、无法满足个性化病情需求)的数字化解决方案,核心目标是提升患者就餐体验、提高食堂运营效率、实现餐饮服务精细化管理,最终构建“患者便捷、食堂高效、医院精细”的三方共赢模式。
图①:订餐界面样式
二、订餐系统核心功能设计
系统以“扫码入口-个性化选择-智能管理-精准配送”为主线,涵盖以下关键功能:
2.1 多端融合的扫码入口
① 床头“一床一码”:每张病床张贴专属二维码,患者或家属扫码后,系统自动关联患者的床位号、科室、病历信息(需通过与HIS系统对接实现),无需手动输入,便捷性强。
图②:床头码样式
② 多端支持:除床头码外,还有科室码、护士站码以及提供微信小程序,微信公众号、支付宝生活号等登录入口。对于卧床、术后等无法自主操作的患者,医护人员可通过后台统一为其下单,或者订餐员病床前用移动订餐机为患者点餐,也可以家属代为订餐等,以此满足特殊群体需求。
2.2 个性化餐品推荐与权限控制
① 病情适配推荐:系统结合患者的医嘱信息(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术后康复等),通过属性设置推荐符合医疗膳食要求的餐品(如“糖尿病餐”“低盐低脂餐”“流食”等)。
② 营养透明化:菜单按餐次(早餐/午餐/晚餐)、营养成分(热量、蛋白质、脂肪等)分类展示,每道菜品标注营养信息(如“番茄鸡蛋面:热量350kcal,蛋白质12g”),患者可自主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餐品。
③ 权限管控:通过与HIS系统对接,限制患者查看权限(如糖尿病患者无法查看高糖菜品),确保餐品符合病情饮食规范。如果没有与HIS对接,管理员可手动设置相关特殊患者群的点餐权限,使其达到所看餐品即所符合病情的点餐餐品。
2.3 智能订单分类与备餐表
① 订单汇总与预测:系统自动汇总每日各科室、楼层的订餐数据,结合历史消费趋势(如周一午餐销量高、术后患者偏好流食)预测菜品需求量,辅助食堂合理备餐,减少食物浪费(据资料显示,部分医院应用后浪费率下降30%以上)。
② 多餐预订:支持提前预订次日三餐以及一周内可预订的餐次,订单自动精准归类到对应日期餐次,方便食堂分时段精准备餐(如早餐截止到头天18点备餐,午餐截止到当天10:00备餐等)。
③ 厨师长精准备餐单:对应餐次预定结束后,系统即可自动生成当餐或当天的所有备餐明细(如 需要宫保鸡丁120份,馒头180个等)
图3:餐次备餐单
2.4 精准配送与取餐机制
① 智能调度:订单生成后,系统按科室、楼层、病房号及送餐员负责区域,自动归类生成最优送餐单(如同一病房归类排列、集中配送同一科室),提升配送效率。
图4:订餐员送餐明细表
② 配送员送餐明细单:一般情况下医院营养订餐后多采用时间段内订餐,就餐时间内内集中配送模式,订餐员直接按照自己负责的区域科室楼层,一键打印自己负责的订餐送餐明细表与自己需要准备的备餐汇总表,集中装入保温车,按照送餐明细表有序配送。
③ 订单云打印:系统支持订单自动云打印与按照科室或订餐员批量打印80规格的订单凭条,根据运营需求选择采用统一A4格式的送餐明细表或80格式订单凭证。
④ 配送可视化:患者可通过小程序查看订单状态(如“已备餐”“配送中”“已到达”),减少等待焦虑,但若集中配送,订单状态可不做处理,时间到后默认为已配送状态。
⑤ 智能保温取餐柜:患者在提交订单时可选择集中配送、放入取餐柜等,如放入保温取餐柜,可凭取餐码自行取餐,提升取餐灵活性。
⑥ 灵活的支付流程:聚合支付:支持微信、支付宝、账户余额、餐补金额、预充值等多种支付方式,患者可在线完成支付,无需现金交易。
⑦ 便捷退餐:在规定时间段内可随时订餐与退餐,退餐金额原路退回(如微信支付退至微信钱包)。食堂后台可实时查看支付与退餐明细,便于财务管理。
2.5 与HIS系统深度集成
① 医嘱联动:系统从HIS系统获取患者的饮食医嘱(如“低盐饮食”“禁食辛辣”),自动过滤不符合要求的菜品,确保餐品与医疗方案一致。
② 数据共享:医护人员可通过HIS系统查看患者的订餐记录(如“患者小李今日午餐选择了‘红烧土豆牛肉’”),及时调整饮食建议,实现医疗与餐饮的协同。
三、订餐系统关键流程设计
以“患者自主订餐”为例,流程如下:
① 扫码进入:患者/家属扫描床头二维码,系统自动关联床位信息,如没有与HIS对接可手动输入手机号、姓名注册,注册后会自动同步二维码信息。
② 选择餐品:查看智能推荐的餐品(如“糖尿病患者推荐:清蒸鱼+杂粮饭”),选择并确认餐次(如午餐)。
③ 在线支付:通过微信完成支付,系统发送订单确认短信。
④ 食堂备餐:订单汇总到食堂后台,食堂根据预测数据备餐。
⑤ 精准配送:配送员按系统生成的路线,将餐品送至病房,患者签字确认接收。
⑥ 退餐(可选):若需退餐,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小程序申请,金额原路退回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