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首页
关于我们
产品展示
新闻中心
解决方案
典型客户
售后支持
渠道合作
联系我们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新一轮水价上涨透视:不是涨不涨而是涨多少?

731,河南省洛阳市水价改革听证会举行。针对洛阳市发改委提供的两种涨价方案,18名代表各抒己见。经过投票,17人赞成涨价,1人反对。(81《大河报》)

新华网北京1028 题:透视新一轮水价上涨 新华社“新华视点”记者

水价改革,从未像今天这样牵动百姓神经。

兰州市政府近日宣布,从今年11月起,全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3元。此前,天津、上海等城市已上调水价,提价幅度大多为20%以上。进入10月份,银川、哈尔滨等城市也开始酝酿调价。

新一轮水价上涨势头不减,其背后的动因究竟是什么?消费者为何对水价政策心存疑虑?公用事业改革的出路又何在?

听证之争:“是涨多少的选择题,而不是涨与不涨的判断题”

今年720日,甘肃省物价局就兰州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召开听证会,有关部门提出两种方案,一是上涨03元/立方米,二是上涨04元/立方米。

听证代表、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何文盛说:“我选择03元也是无奈之举,因为对方给我的是涨多少的选择题,而不是涨与不涨的判断题。此前我在兰州大学社区的调查显示,群众最担心的就是水务企业把不合理成本转嫁到自己头上。”

1022的新闻发布会上,兰州建委提出水价调整的三大理由:供水企业加大了建设投入;政府价格政策调整和市场价格变化增大了企业成本支出;水价调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。

一段时期以来,这种经听证的水价上涨之路在不少城市上演。事实上,今年9月,国家相关部门曾下发通知,要求各地审慎出台调价方案,并严格控制以补偿供水成本为由集中上调自来水价格。

对自来水企业给出的涨价理由,居住在北京西城三里河的女士显出些许无奈:“我从没落下交水费,但多年来觉得越说改革,价格越涨。问题是我没有感到水质有根本的提高。”

北京大岳咨询公司负责人金永祥曾参与多个省市水务项目咨询,他说:“不要说无法做到打开龙头就能喝,即使在北京,一些高楼还存在二次污染,有的楼区由于水压低水量经常不足。水价改革,提高供水服务质量是当务之急。”

水务企业:公共财政投入不足

回顾从政策性低价到市场化计价的历程,水务企业似乎总也摆脱不了“水价越涨,企业越亏损”的怪圈。

河南洛阳市水务集团在举行水价上调的听证会拿出三个数字:近三年来企业供水经营部分连续亏损628万元、829万元和2030万元。

洛阳水务集团的亏损只是“冰山一角”。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对全国三千多家自来水公司的调研显示,自来水公司1995年就开始全行业亏损,虽然在1998年以后开始提价,但直到现在基本维持在微利或者持平的状态。

多年来的亏损为何难以填平?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认为,自来水行业长期亏损的深层次问题在于公共财政的缺失。

《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》(2007年)数据显示,1981年,中央财政拨款占全国市政基础设施总投资的比重为26%,到2007年骤降到08%。同期的地方财政投入更是少得可怜。

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指出:“政府给得少,企业的这部分亏空就得由自己来承担,但企业会承担吗?企业一定会向消费者出手,那就是——涨价。”

政府部门:水价成本监管薄弱

记者发现,在一些城市举行的水价调整听证会上,供水企业多强调持续亏损,但对于水价构成往往三缄其口,水价成本构成一团迷雾。

洛阳水务集团作为国有独资的地方水务企业,虽然连续三年亏损,但2008年人均工资25万元,仍高于洛阳人均22883元的水平。

“自来水公司说亏损,可一些员工福利并不差,钱从哪里来,还不是老百姓交的。”洛阳市民女士对水务企业关于亏损的说辞不以为然。

 

据了解,我国至今仍未推出正式的供水成本监审办法。长期以来,水价构成没有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,政府监管的依据主要靠供水企业提供的成本资料。

|<< << < 1 2 > >> >>|
版权所有 北京智新祥业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:010-62976126 ·4006-988-235 传真:010-62976126 邮箱:service@zsoar.com
地址:中国·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软件园东北旺南路26号院1-101 京ICP备 北京智新.专业一卡通系统服务商